打造消化舒適圈 健康長久久


撰文者:張宜婷 營養師/Cofit 營養部副總監


人體中有一個神祕、形狀是長~長一條的器官,只要照顧好它,可以讓你健健康康,感到開心愉悅的幸福感。


不是氣管,也不是舌頭,雖然這些長長的器官也很重要,例如氣管幫助攝取氧氣,舌頭品嘗美食,都是維持健康與快樂的人體組織。


但我今天要說的另一種長長的重要器官,其實是我們的「腸道」!


腸道好、人不老,應該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因為腸道不只負責消化、排泄食物,也具有免疫、神經調節和內分泌等功能。


腸道與大腦之間關係緊密,相互傳遞複雜的神經和化學訊息,所以腸道又稱「第二大腦」。保持腸道健康,可以阻絕有害物質、減輕肝臟負擔。腸道還能合成人體內90%的血清素,也就是俗稱的快樂荷爾蒙。


所以腸道好,除了人不老,還可以讓我們健康又快樂。



維持腸道健康的關鍵

我們的腸道內住著許多種微生物,其中的「益生菌」不僅可幫你維護腸道健康、幫助消化食物吸收營養、讓你獲得更多的能量和養分、增強免疫力,讓你的身體更加強壯,更有活力,還能幫助維持穩定腸道菌叢,進而穩定心情、感覺快樂!


然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生活節奏和環境因素,容易對腸道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暴飲暴食、用餐時間不定、過度攝取油炸、辛辣、咖啡因和燒烤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傷害腸粘膜,影響正常功能,導致脹氣、消化不良和腸漏症等症狀,甚至引起過敏、自體免疫疾病和慢性疲勞症候群等問題。



若忽視這些小狀況,可能會引發慢性疾病和癌症等嚴重後果,所以我們必須注意腸道健康。


在身體抗議之前,我們當然要好好保養這個重要器官,以下有4種方式是我們保養腸道的方法:


一、均衡多樣的飲食

首先,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均衡多樣的飲食」。


選擇新鮮天然富含纖維、維生素的全穀雜糧類、蔬菜類、水果類與堅果及豆類,蛋白質則以未加工食物為主,減少罐頭、加工品等。


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也有益於腸道健康,它們除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讓身體可以排除廢物,在腸道內經過發酵後更可以形成短鏈脂肪酸,提供腸道上皮能量。


攝取好油,例如:橄欖油、酪梨油、苦茶油、亞麻仁油、玄米油,可以幫助腸道粘膜完整、維持健康減少發炎,所以希望腸道健康,每一類食物都要均衡選用唷!




二、攝取足夠水分、適度運動

第二個方法,喝水可以幫助身體代謝順利,讓腸道蠕動順暢、排除廢物減少便秘。每天攝取2,000毫升以上的純水,盡量不以茶、咖啡取代水,這樣才能讓腸道有足夠的水分維持正常運作,再加上運動,不論是瑜伽、有氧或是耐力、肌力訓練,都可以幫助腸道蠕動、穩定身體新陳代謝。



三、吃有好菌的食物

第三個方法,發酵食物含有益腸道健康的「乳酸菌」,例如:泡菜、味噌、優酪乳、優格和醋等,這些食物當成正餐或點心都適合,建議可多吃。



四、 益生菌的補充

最後一個方法,就是補充適合的益生菌。

對於沒辦法透過飲食照顧腸道的忙碌族群,補充益生菌,聰明又有效率。

益生菌要可以居住在腸道才能發揮效用,讓消化、吸收狀況更好,甚至可以改善菌叢讓腸道健康,排出順利。


所以完成前面3個步驟,補充益生菌產品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挑選益生菌的3重點】

我們可以從菌種、菌數以及輔助添加成分,這3個關鍵,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產品。


(一) 菌種

不同的益生菌在體內有不同的功用,根據國內研究,適合國人使用的益生菌種有:


  • 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 比菲德氏龍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 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市售益生菌都會混合好幾個不同菌種,可以因應自己的狀況來挑選使用,例如消化不順、過敏、腹瀉、睡不好、感覺抵抗力下降、容易疲倦…都有對應的菌種可選擇。


(二)菌數

每日攝取益生菌保健,建議益菌數量在10億至100億CFU*之間即可,不過如果是有免疫狀況問題,又或是腸道特殊狀態需要調節,就可能需要補充到500至600億的益生菌。

*CFU:Colony Forming Unit 菌落形成單位。


「菌數多寡」不是唯一挑選標準,選擇符合身體狀況以及多樣菌種,甚至使用專利菌株,更能發揮預期效果。


(三)輔助添加

部分產品直接包含「益菌生*」,這與「益生菌」是不一樣的東西喔 !

「益菌生」是益生菌的食物,有了它們,可以增加腸道好菌數、維護健康。常見的益菌生來源有:木寡醣、果寡醣、半乳寡醣、菊苣纖維、菊醣等。


輔助添加的膳食纖維可直接提供益生菌食物,讓你體內的好菌住得舒適又安穩!

*益菌生,又稱益生質、益生元。


誰需要補充益生菌?

1.忙碌的外食族、飲食不規律的人,容易出現腸道問題,補充益生菌可以緩解這些問題。

2.長輩飲食攝取偏少,可能總營養攝取不足,透過益生菌補充,可協助改善腸道菌群失衡,促進營養消化與吸收。

3.雖然飲食健康,仍會有腸胃不適、便秘狀況的人,適度使用益生菌也可有效改善腸道健康。

4.容易過敏、免疫力低下的孩童、老年人,可補充有強調特定功效的菌種。

5.代謝不佳而影響精神、皮膚狀況,也可以透過益生菌改善腸道菌相生態。



想要顧好腸道,我們必須從最根本的飲食著手調整,再透過補充益生菌,協助平衡消化道裡菌叢生態,這樣才能有感改善喔!


讓我們一起打造消化舒適圈,讓你健康長久久!



其他好康

  • 【輕享料理時刻】Q鹹三色烘蛋

    【輕享料理時刻】Q鹹三色烘蛋

    蔬菜脆、皮蛋Q、鹹蛋濃郁、雞蛋紮實,成品像PIZZA,口感層次豐富的【Q鹹三色烘蛋】,只需6樣材料、一點油、一個鍋子,15分鐘,就能燒出這道漂亮又營養的美味料理喔!



    誰說三色蛋只能吃冷的,熱熱吃也很讚,快跟著影片一起料理吧!


    料理小秘訣:

    因為已經有鹹蛋,無需再加鹽囉(如果你吃重口味,可以加半匙鹽)。



    本次精選食材,是廣大利【養身的卵】皮蛋與熟鹹蛋:

    • 松花溏心皮蛋,入口香滑。
    • 薄鹽製造鹹蛋,無添加物。
    • 密封殺菌包裝、安心營養又美味。

    影片中的食材,在聖德科斯門市都買得到!

    食材/4人份

    1. 皮蛋(養身的卵)- 2顆
    2. 鹹蛋(養身的卵)- 2顆
    3. 雞蛋- 5顆
    4. 胡蘿蔔- 半根切碎,約100g
    5. 洋蔥- 1/3顆切碎,約100g
    6. 九層塔葉- 適量
    7. 油- 1匙

  • 【輕享料理時刻】優格水果杯

    【輕享料理時刻】優格水果杯

    漂亮好吃的優格水果杯,無須開火、簡單食材:清爽優格、水果、堅果、奇亞籽、果乾、麥片、燕麥奶…放入透明玻璃杯,層層堆疊,只需幾個小步驟就完成了,在家享用、外帶野餐都合適!




    本次示範雙杯口味:
    • 🍌香蕉藍莓杯
    • 🥝紅李綠果杯
    參考影片步驟,食材、組合順序隨你搭,就能創造出自己的優格水果杯喔~

    本次精選食材,是含有玻尿酸的【鮮乳坊玻妞優格飲】!
    • 專利菌種,自然發酵生成玻尿酸。
    • 100% 鮮乳坊高優質鮮乳。
    • 每杯4,000mg玻尿酸含量。
    影片中的主食材,在聖德科斯門市都買得到!

    【優格水果杯】2種口味/2~3人份

    【優格主食材】
    1. 鮮乳坊-玻妞優格飲 - 100g*4杯,其中2杯製成奇亞籽布丁
    2. 奇亞籽 - 30g
    3. 燕麥奶 - 100g,也可用鮮奶、豆漿或其他植物奶替代
    4. 麥片 - 適量,本次使用米森的水果麥片
    5. 堅果 - 適量
    6. 蔓越莓果乾 - 適量,本次使用沛森思加拿大有機果乾,可用任何果乾替代
    【水果配料】
    1. 香蕉- 2根
    2. 藍莓- 適量
    3. 紅李 - 2顆,可用其他酸甜類水果替代,例如草莓
    4. 奇異果 - 2顆
    【調味】
    1. 肉桂粉- 1小匙,可不加
    2. 蜂蜜- 1匙,增添甜味
    3. 檸檬汁- 1小匙,預防香蕉片變色

  • 地中海飲食 讓你吃出保護力

    地中海飲食 讓你吃出保護力

    撰文:張益堯 營養師/橄欖油品油師


    進入後疫情時期,生活逐漸恢復正軌,我們除了持續防疫,也可以透過飲食攝取營養,主動強健免疫系統,遠離疾病與促進健康。已連續6年獲得最佳飲食法的「地中海飲食」(註一),就是你日常健康飲食的最好指引。


    「地中海飲食」打破大家過去的飲食迷思:少油、少鹽、少糖才健康,因為地中海飲食的油脂比例佔40%,蛋白質比例也不低,實行地中海飲食的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希臘)的三高疾病率、失智率與肥胖率卻極低,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以下3個主要原因,讓人們可以享受美食、兼顧健康,吃出保護力!


    我們參考地中海飲食方式,並非真的食用地中海地區食物,而是靈活運用隨手可得的食材,攝取相同營養素,輕鬆享用料理,吃出健康。


    註一:
    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刊,邀請多位營養學家、醫師、病理學家票選排名24種健康飲食法。

    一、優質蛋白質

    身體的免疫系統的基礎就由蛋白質所組成,提供身體優質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白肉如海鮮,相較紅肉,較少飽和脂肪,如地中海料理中魚類海鮮料理比例遠遠高於紅肉,例如:西班牙海鮮燉飯、白酒蛤蜊義大利麵、希臘油醋烤章魚。而禽類(雞鴨鵝)也是好的白肉來源。



    豆、魚、蛋、肉、奶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也都需要均衡攝取,其中雞蛋與鮮奶的蛋白質也容易取得,所以常被舉例為優質蛋白質,不但好消化吸收,也容易取得與攝取。



    另外,除了直接喝牛奶,地中海飲食中也使用較多牛奶發酵過後的酸奶(或稱優格)作為生菜沙拉的淋醬或是飯後的甜點。牛奶經過長時間發酵後的酸奶,其中乳糖會轉變成乳酸,因此減低了糖的攝取、降低熱量,同時也讓有乳糖不耐症的朋友得以享受乳製品中的優質蛋白質與鈣質。



    素食者的蛋白質,除了黃豆、豆漿、豆腐豆乾,提供了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之外,其實,菇類雖然歸屬於蔬菜類,但也富含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更值得一提的是,菇類食物(香菇、杏鮑菇、猴頭菇、巴西蘑菇)與靈芝、冬蟲夏草一樣,富含多醣體。而多醣體在體內負責細胞間的辨識與溝通功能,被臨床實驗證實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如何吃?  每天一份乳製品、兩顆雞蛋、菇纇,肉類食物以海鮮或家禽類為主,紅肉每週2~3餐即可。


    二、營養好油脂

    細胞膜上含有脂肪酸,賀爾蒙與激素也是由脂肪酸所形成,所以攝取好油脂也是強健免疫機能的關鍵。


    地中海料理中運用了非常大量的橄欖油,橄欖油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佔了約74%,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壞的膽固醇,同時不會降低好的膽固醇;再加上橄欖油中的橄欖多酚具有抑制發炎反應的效果,兩者相輔相成,改善身體發炎、延緩免疫機能衰退。更重要的是,橄欖油的發煙點為192度C,屬於耐高溫烹調的用油,地中海料理的烹調過程也因此不易起油煙,不會產生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最大殺手:自由基。



    除了橄欖油,地中海料理常用的堅果種子與深海魚,屬於OMEGA-3的好油脂;另外酪梨與有「東方橄欖油」美稱的苦茶油,則屬於OMEGA-9好油脂, 都很建議輪流使用,創造多元餐點。


      OMEGA-3 OMEGA-6 OMEGA-9 飽和脂肪
    健康影響 必需脂肪酸
    改善發炎
    清除血栓
    腦部發育
    保護眼睛
    改善憂鬱
    必需脂肪酸
    攝取過多容易發炎
    降低膽固醇
    形成膽固醇
    發煙點 最不耐高溫 不耐高溫 耐高溫 耐高溫
    食物來源 深海魚
    亞麻仁籽
    堅果
    大部分植物油 橄欖油
    苦茶油
    酪梨
    大部分動物油
    椰子油
    棕櫚油

    【橄欖油的選擇】

    橄欖油挑選三要訣:

    1. 看標示:
      挑選「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真正第一道、營養與風味豐富的好油。

    2. 看顏色:
      呈現黃色或黃綠色,顏色愈深,代表多酚體含量愈多。

    3. 嚐味道:
      有豐富果香、青草香,品油入喉若感嗆辣,是橄欖多酚作用,並非品質不好喔。

    如何吃?  每餐食用一匙好油脂


    三、提升抗氧化:顏色豐富蔬果、香料、茶

    地中海料理的沙拉或烤蔬菜都含有大量、色彩豐富鮮豔的蔬菜水果,不僅是纖維的主要來源,更具有不同的的抗氧化成分:

    • 白色食物富含硫化物:洋蔥,大蒜
    • 黃色食物富含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玉米,柳丁,蛋黃,薑黃
    • 橘色食物富含類胡蘿蔔素:紅蘿蔔,紅心地瓜,南瓜
    • 紅色食物富含茄紅素:蕃茄,紅甜椒
    • 綠色食物富含維生素C:芭樂,檸檬,奇異果
    • 紫色食物富含花青素:藍莓,櫻桃,桑椹,葡萄


    另外咖哩中的薑黃、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綠茶中的兒茶素、橄欖油裡的橄欖多酚…也都是不錯的抗氧化劑,幫助身體排除自由基與抑制發炎反應,進而強健身體的免疫機能喔。


    如何吃?  每餐食用多種顏色的蔬菜,使用天然香料調理,適量飲用綠茶


    結論

    提升免疫力的基礎,除了適度的運動,有品質的睡眠,均衡的飲食更是關鍵:優質蛋白質、含OMEGA-3、9的好油脂、多色蔬果的抗氧化力,以及菇類食物的多醣體,都是打造健康體魄,提升免疫力的關鍵營養素喔。


    依循地中海飲食策略,更可以讓我們享受美食,兼顧健康,吃出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