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擇食提案 聰明挑食 輕鬆享健康


撰文:陳冠蓉 親子/防癌營養師


工作壓力大、三餐不正常、營養失衡、感覺身體又有狀況了嗎?


我在臨床上曾碰到許多人,因為長期以中西藥補身,卻發現越補越虛弱,甚至造成肝腎負擔。


藥補不如食補,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已越來越瞭解挑選「原型食物」可以加強健康防護力,若能透過天然食物攝取多樣化的營養,是療癒身體、獲得健康的最佳選擇。


只是,要去哪裡找優質食物?

如何才能吃得更加營養均衡?

如果我很忙無法吃到原型食物,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呢?


如何選擇好食材,是否讓你時常感到苦惱呢?其實你並不孤單呦!

身為營養師和雙寶媽咪,我也和大家一樣,花不少時間選購對健康有益的食物,長久下來,也累積了一點心得。


我想向大家分享一個,蘊含「健康巧思」的「高效擇食提案」,它有3個重要原則:

  1. 「質」,選擇對的食物。
  2. 「量」,適當進食份量。
  3. 「速」,可以快速補充營養的懶人健康法。



一、 質:挑對食物,天然/無毒/少添加

第1個原則「質」,就是強調食物品質。

我們可以選擇標榜「天然、無毒、少添加」的食物。


本地出產,還有當地盛產,為挑選天然食物的重點。因為農藥最少、夠新鮮,而且營養價值高。此外,推薦多挑選「原態」食物,像是多選擇「全燕麥粒」取代「即食燕麥片」,選擇「玉米粒」取代「玉米脆片」,因為原態食物所保留的植化素、蛋白質、纖維質、維生素、礦物質都特別豐富。




面對多款同種類食品,卻不知道該挑哪一款,建議優先挑選包裝上有「潔淨標章驗證」的產品,選購加工食品的原則,就是成分中的添加物越少越好。


仔細查看成份標示,避免成份裡寫滿看不懂的化學名稱,這些化學名稱就是食品添加物,像是防腐劑、增稠劑、膨脹劑、香料等等...


有些添加物是為了抑制細菌、增加食物的美味與口感,實在是無法完全避免,但是減少購買加工食品的頻率,減少吃加工食品的份量,都是重要的健康飲食技巧喔。




二、 量:適當份量,不暴飲暴食

第2個原則,「量」,也就是食物的份量。


某些人常出現胃食道逆流的困擾,往往上一餐沒有吃,下一餐就補償心態,暴飲暴食,造成消化不良,甚至胃酸逆流到食道,有火燒心的感受。




定時吃飯,可評估自己的生活型態,來決定進食的時間,如中午常要開會,而下午兩點鐘,常常是個人相對悠閒的時刻,倒不如就在這個時間固定為自己的午餐時間。


定時吃飯,能夠讓血糖比較平穩,而且情緒穩定,也不太容易發胖。


定量吃飯,每一餐盡量購買個人份的餐點,避免邊吃邊追劇,盡量刻意保留30分鐘時間,專注地品嚐飯菜,細嚼慢嚥,當吃到八分飽感覺,就可以停止進食。


如果不知道如何掌握個人的飲食份量,可以參考國民健康署的「我的餐盤」口訣,幫助自己吃得剛剛好,自然就能避免慢性疾病與肥胖的困擾喔。




三、速:懶人健康法-精力湯、沖泡穀物飲

但是如果我真的很忙碌,又想補充營養,有什麼好方法呢?
第3個原則,「速」,也是高效飲食的最核心重點。


外食族、全職媽媽、食慾不佳的老人與小孩,即使營養就擺在眼前,卻不一定吃得下,壓力大的上班族,容易產生荷爾蒙失衡,體內營養素也會消耗特別快,這時飲用精力湯,或是沖泡穀物飲,是快速且有效的「懶人健康法」。


上午我習慣用新鮮的蔬果、堅果,或是蒸熟的黃豆、五穀飯,來彈性搭配精力湯,利用調理機將這些天然食材,攪拌成質地細緻的精力湯飲用,能快速的補充原態食物營養,也不容易造成腸胃負擔。




當我外出工作,沒有辦法好好吃飯,蔬菜、豆類常常會吃不夠,或是運動前後,我想要快速補充營養和蛋白質,這時攜帶方便沖泡的穀物飲,裡頭搭配明日葉、羽衣甘藍等多種綠色食材,一包就能夠補充外食族常常吃不夠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是快速有效的選擇,讓人神清氣爽、元氣滿滿!




四、小結

挑選品質好的食物,攝取適當份量,再透過精力湯和穀物飲,快速補充吃不夠的營養,掌握3個高效擇食原則:質、量、速,能幫助我們做好體內環保,維持美好體態,提升保護力,遠離疾病,從內到外調理得更健康喔。


趕緊挑選好食物,打造出真健康人生吧!




其他好康

  • 夏日運動補給站

    夏日運動補給站

    撰文者:郭環棻 營養師


    炎炎夏日,你,只想在家舒服地吹冷氣,討厭流汗所以拒絕運動嗎?


    天氣炎熱,確實容易讓人打消運動的念頭呢!


    其實在夏天運動有一些特別好處,因為氣溫較高,更容易流汗,會加快人體體液循環和代謝。


    當我們的體溫每增加攝氏0.5度,基礎代謝率就會增加7%,會因此加快代謝,甚至可以促進深層脂肪燃燒。


    換句話說,夏天運動的鍛鍊成果更顯著喔!


    今天分享3個要訣,讓喜歡運動,或是正要培養運動習慣的你,不再有後顧之憂,在夏日好時光中依然保持活力,能量滿滿!


    要訣一  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無論是在室內運動、或室外享受大自然,都會因為運動期間的脫水,造成熱衰竭、熱經孿,嚴重時甚至可能中暑,萬一四周無人可求援時,很可能會因脫水致命。


    因此擅長運動營養的環環,鼓勵大家觀察「運動的體重」改變,每減少0.5公斤,必須在運動期間或運動之後補充750毫升的水分。萬一無法監測體重時,可以利用尿液來做判斷,若比檸檬水還要黃、或是遲遲沒有想要上廁所,都是水分不足的現象,需要優先趕快補充白開水。


    若從事的運動強度較低,出汗量並沒有像預期中的多時,例如:滑冰、陰瑜珈等,流汗量有限卻大量補水,也有可能會喝下太多的水,造成抽筋等現象。


    哪種情況需要補充運動飲料呢?


    運動飲料含有水分、電解質、醣類,可以促進小腸吸收水分跟葡萄糖。


    當我們進行超過2~3小時的長時間耐力運動,例如爬山、長泳、騎單車、打球,可以交替補充運動飲料,或是果汁、水,例如,礦泉水、海洋深層水,更能維持體力喔。




    要訣二  營養攝取均衡,低脂蛋白質、澱粉、蔬菜、好油脂,全都要!

    為了提升運動訓練品質,正餐均衡攝取,才是維持運動能量,因此選用好消化的營養食物更是關鍵,建議應該這樣吃:


    運動之前,平時的正餐

    建議每位成年人的進食份量如下:


    蛋白質建議分散三餐,穩定攝取,一次至少吃到14公克,可以選擇:瘦肉,例如里肌肉、雞胸肉等…約60公克,或是兩顆蛋、一盒嫩豆腐、或是1/2片鮭魚肉,都是一餐適合的建議量,再搭配雜糧澱粉、炒青菜或蔬菜湯,一份水果,就是營養均衡的一餐。




    運動中可以這樣補充

    建議3~4小時以上運動,別忘記每1小時補充一次小點心,例如:能量果凍、布丁、水果優格、含糖豆漿、雞精等,幫助體能續航力,維持訓練品質,避免運動傷害、或是體力不支昏倒喔~




    運動之後,復原修補的食物補充

    運動後緊接著吃正餐,可以準備好消化的麵條、粥,搭配白肉魚、或其他海鮮(如蝦)與青菜,青菜份量與麵條與米粥一樣多,煮成一碗簡單的海鮮湯麵、海鮮粥,美味又營養。


    麵條、粥的碳水化合物經過水煮後,升糖指數較高,可刺激胰島素分泌,轉化白肉魚的優質蛋白質,進入人體肌肉中,幫助肌肉修補與復原。


    大部分的白肉魚脂肪含量較少,且含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的天然魚油,可幫助人體代謝,是不遜於雞胸肉的白肉種類。


    除了鮭魚、也可以選擇鱸魚、大比目魚(扁鱈)、紅魚,都是常見的白肉魚種類。


    也別忘記補充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多種蔬菜、水果,營養拼圖更完整,幫助身體建造修補組織更順利!




    要訣三、如果感覺行動卡卡,就補充膠原蛋白

    如果運動時,你感覺關節卡卡不順暢,可以注意這三種東西有沒有穩定補充:水分、膠原蛋白、維生素C


    人體關節的軟組織,是由水分當作緩衝,當水分持續流失,關節中的水分會轉移到肌肉或血液中幫助散熱降溫,因此軟體組織變薄,自然容易造成擠壓、磨損而疼痛,因此補充水分也是保護關節的小技巧。


    練習減少喝含糖飲料,每天喝8到10杯水,發揮潤滑緩衝作用,行動更順暢。


    為何要補充膠原蛋白呢?


    膠原蛋白是關節組織中的主要結構,因此在受傷期間、或是訓練後,持續補充膠原蛋白也很重要,建議挑選純化後小分子型態,如膠原蛋白胜肽,或是二型膠原蛋白,才是增加行動力的關鍵成份。


    有一種說法是,吃豬皮、魚皮也可以補充膠原蛋白,但是直接食用這類食物,容易攝取過多皮下脂肪,還沒補充足夠膠原蛋白之前,你可能就因血脂過高造成中風、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所以透過保健食品補充膠原蛋白,也是聰明又有效率的方式。


    然而只吃膠原蛋白是不夠的,還需有充足維生素C的協助,因為維生素是幫助膠原再生的關鍵,因此鼓勵大家餐後可以補充水果。


    有飯、有菜、有肉、好油脂搭配新鮮水果,營養充足均衡,才是提升營養素吸收的長久之計喔。


    炎炎夏日,運動更要聰明吃,營養就問營養師。


    以上知識學起來之後,更要運動前把營養先準備好,用吃來感受運動營養的厲害喔!




  • 地中海飲食 讓你吃出保護力

    地中海飲食 讓你吃出保護力

    撰文:張益堯 營養師/橄欖油品油師


    進入後疫情時期,生活逐漸恢復正軌,我們除了持續防疫,也可以透過飲食攝取營養,主動強健免疫系統,遠離疾病與促進健康。已連續6年獲得最佳飲食法的「地中海飲食」(註一),就是你日常健康飲食的最好指引。


    「地中海飲食」打破大家過去的飲食迷思:少油、少鹽、少糖才健康,因為地中海飲食的油脂比例佔40%,蛋白質比例也不低,實行地中海飲食的國家(如義大利、西班牙、希臘)的三高疾病率、失智率與肥胖率卻極低,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以下3個主要原因,讓人們可以享受美食、兼顧健康,吃出保護力!


    我們參考地中海飲食方式,並非真的食用地中海地區食物,而是靈活運用隨手可得的食材,攝取相同營養素,輕鬆享用料理,吃出健康。


    註一:
    由《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刊,邀請多位營養學家、醫師、病理學家票選排名24種健康飲食法。

    一、優質蛋白質

    身體的免疫系統的基礎就由蛋白質所組成,提供身體優質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白肉如海鮮,相較紅肉,較少飽和脂肪,如地中海料理中魚類海鮮料理比例遠遠高於紅肉,例如:西班牙海鮮燉飯、白酒蛤蜊義大利麵、希臘油醋烤章魚。而禽類(雞鴨鵝)也是好的白肉來源。



    豆、魚、蛋、肉、奶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也都需要均衡攝取,其中雞蛋與鮮奶的蛋白質也容易取得,所以常被舉例為優質蛋白質,不但好消化吸收,也容易取得與攝取。



    另外,除了直接喝牛奶,地中海飲食中也使用較多牛奶發酵過後的酸奶(或稱優格)作為生菜沙拉的淋醬或是飯後的甜點。牛奶經過長時間發酵後的酸奶,其中乳糖會轉變成乳酸,因此減低了糖的攝取、降低熱量,同時也讓有乳糖不耐症的朋友得以享受乳製品中的優質蛋白質與鈣質。



    素食者的蛋白質,除了黃豆、豆漿、豆腐豆乾,提供了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之外,其實,菇類雖然歸屬於蔬菜類,但也富含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更值得一提的是,菇類食物(香菇、杏鮑菇、猴頭菇、巴西蘑菇)與靈芝、冬蟲夏草一樣,富含多醣體。而多醣體在體內負責細胞間的辨識與溝通功能,被臨床實驗證實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如何吃?  每天一份乳製品、兩顆雞蛋、菇纇,肉類食物以海鮮或家禽類為主,紅肉每週2~3餐即可。


    二、營養好油脂

    細胞膜上含有脂肪酸,賀爾蒙與激素也是由脂肪酸所形成,所以攝取好油脂也是強健免疫機能的關鍵。


    地中海料理中運用了非常大量的橄欖油,橄欖油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佔了約74%,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壞的膽固醇,同時不會降低好的膽固醇;再加上橄欖油中的橄欖多酚具有抑制發炎反應的效果,兩者相輔相成,改善身體發炎、延緩免疫機能衰退。更重要的是,橄欖油的發煙點為192度C,屬於耐高溫烹調的用油,地中海料理的烹調過程也因此不易起油煙,不會產生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最大殺手:自由基。



    除了橄欖油,地中海料理常用的堅果種子與深海魚,屬於OMEGA-3的好油脂;另外酪梨與有「東方橄欖油」美稱的苦茶油,則屬於OMEGA-9好油脂, 都很建議輪流使用,創造多元餐點。


      OMEGA-3 OMEGA-6 OMEGA-9 飽和脂肪
    健康影響 必需脂肪酸
    改善發炎
    清除血栓
    腦部發育
    保護眼睛
    改善憂鬱
    必需脂肪酸
    攝取過多容易發炎
    降低膽固醇
    形成膽固醇
    發煙點 最不耐高溫 不耐高溫 耐高溫 耐高溫
    食物來源 深海魚
    亞麻仁籽
    堅果
    大部分植物油 橄欖油
    苦茶油
    酪梨
    大部分動物油
    椰子油
    棕櫚油

    【橄欖油的選擇】

    橄欖油挑選三要訣:

    1. 看標示:
      挑選「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真正第一道、營養與風味豐富的好油。

    2. 看顏色:
      呈現黃色或黃綠色,顏色愈深,代表多酚體含量愈多。

    3. 嚐味道:
      有豐富果香、青草香,品油入喉若感嗆辣,是橄欖多酚作用,並非品質不好喔。

    如何吃?  每餐食用一匙好油脂


    三、提升抗氧化:顏色豐富蔬果、香料、茶

    地中海料理的沙拉或烤蔬菜都含有大量、色彩豐富鮮豔的蔬菜水果,不僅是纖維的主要來源,更具有不同的的抗氧化成分:

    • 白色食物富含硫化物:洋蔥,大蒜
    • 黃色食物富含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玉米,柳丁,蛋黃,薑黃
    • 橘色食物富含類胡蘿蔔素:紅蘿蔔,紅心地瓜,南瓜
    • 紅色食物富含茄紅素:蕃茄,紅甜椒
    • 綠色食物富含維生素C:芭樂,檸檬,奇異果
    • 紫色食物富含花青素:藍莓,櫻桃,桑椹,葡萄


    另外咖哩中的薑黃、巧克力中的可可多酚、綠茶中的兒茶素、橄欖油裡的橄欖多酚…也都是不錯的抗氧化劑,幫助身體排除自由基與抑制發炎反應,進而強健身體的免疫機能喔。


    如何吃?  每餐食用多種顏色的蔬菜,使用天然香料調理,適量飲用綠茶


    結論

    提升免疫力的基礎,除了適度的運動,有品質的睡眠,均衡的飲食更是關鍵:優質蛋白質、含OMEGA-3、9的好油脂、多色蔬果的抗氧化力,以及菇類食物的多醣體,都是打造健康體魄,提升免疫力的關鍵營養素喔。


    依循地中海飲食策略,更可以讓我們享受美食,兼顧健康,吃出保護力!




  • 出遊不斷電 體力靠Q10

    出遊不斷電 體力靠Q10

    好想出去玩!迎接秋季獨特風景

    秋天氣候宜人,還有專屬的美景值得一覽,秋日楓紅、遍地銀杏,還有落羽松美不勝收,涼爽的天氣讓人不禁想說走就走,來場簡單的小旅行,感受一下正能量的陽光氣息!




    10-12月旅遊去哪玩?

    芒草花海秘境

    • 【台北】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擎天崗、七星山
    • 【新北-宜蘭】草嶺古道

    賞楓勝地

    • 【台中】武陵農場
    • 【南投】奧萬大森林遊樂區
    • 【嘉義】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銀杏森林

    • 【南投】大崙山銀杏茶園
    • 【嘉義】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落羽松風景

    • 【台北】大湖公園
    • 【宜蘭】三星落羽松秘境
    • 【桃園】八德落羽松森林


    準備好出發了嗎?無論是郊遊、爬山,還是健行,都非常需要體力跟能量的加持!想要遠離旅遊斷電,這時你就要補充輔酵素Q10


    輔酵素Q10是什麼?

    輔酵素Q10又稱輔酶Q10、CoQ10,它是一種人體能夠自行產生的養分,可於以下3類食物中攝取:


    哪裡有輔酵素Q10?

    • 植物類:
      菠菜、花椰菜、大豆等,或者橄欖油、葵花籽油也可補充CoQ10。

    • 堅果類:
      花生、腰果、胡桃等都富含CoQ10,但普遍堅果熱量不低,需酌量食用。

    • 動物類:
      食物中CoQ10含量最豐富的是海鮮類,其中以鯖魚、沙丁魚、鮪魚等更為豐富,如果對海鮮過敏者,則可選擇牛肉、豬肉、雞肉。


    美容保養品中時常可以看到CoQ10的蹤影,能促進新陳代謝,讓大家找回澎潤Q彈美顏,但其實,它還是幫助身體製造能量的小功臣喔!它支持著全身的健康,有如身體的發電廠,補充人體內的小電池,讓你元氣加倍、活力滿滿。




    還原型Q10及氧化型Q10的差別?

    輔酵素Q10分為兩種型態,一種為「氧化型(Ubiquinone)」及「還原型(Ubiquinol)」。氧化型Q10需要經過體內的酵素轉換,才能成為「還原型Q10」。


    輔酵素Q10還原型態不需經過酵素轉換,身體可直接吸收利用,效率更高。






    誰也需要?

    輔酵素Q10的好處多,能幫助增強體力,提供身體新能量,以及有效率地促進新陳代謝。衛福部建議,以CoQ10作原料的食品,一般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不宜超過30毫克,不是只有年長者需要補充,還有誰需要?快跟著保健識主任來瞧一瞧!




    體內的輔酵素Q10在20~30歲後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變少,除了年紀外,飲食的均衡、壓力、藥物、抽菸、環境汙染等因素,也會加速輔酵素Q10的流失。透過食物補充輔酵素Q10,至少要吃好幾條魚或大量的肉才能滿足一天的攝取量,是條辛苦又長遠的路,但持續補充減少的CoQ10又很重要,我們還可以如何補充呢?


    能量補了沒?急需CoQ10支援

    每天被生活與工作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回到家時常已經累到斷電,日復一日熬夜晚睡,有一天你才突然驚覺體力越來越差、歲月不等人!輔酵素Q10是維持人體運作的重要角色,統健推出「還原型輔酵素Q10膠囊」,為辛苦的你充電,提升工作效率,健康活力迎接每一天!




    關於還原型輔酵素Q10膠囊

    • KANEKA專利還原型輔酵素Q10
    • 採用天然酵母發酵萃取,還原型態不需酵素轉換,身體可直接吸收利用。


    • AstaZine®專利藻紅素
    • 萃取自雨生紅球藻,能提升保護力、守護健康。


    • 紅葡萄萃取物(白藜蘆醇)
    • 由品質優良的製酒級純紅葡萄進行全果萃取,白藜蘆醇屬於多酚(Polyphenol)的一種,有助於養顏美容及調整體質。


    • 紅景天萃取物
    • 紅景天自古被譽為帝王級珍貴藥材,能幫助提升體力與活力。


    • 維生素C
    • 具抗氧化作用,有助調節生理機能、增強保護力,越活越年輕。



    看看大家都在問什麼?

    Q1 輔酵素Q10怎麼吃?

    每日最高攝食量不得超過30毫克,建議每日1粒,早餐或午餐飯後以開水食用,多食無益。


    Q2 補充時的注意事項?

    要切記15歲以下小孩、懷孕或哺乳期間婦女及服用抗凝血藥品(warfarin)之病患,不宜食用,也務必在重大手術前後,先諮詢過專業醫生建議後再食用。


    Q3 如何正確挑選?

    以下挑選原則,提供給大家參考:


    • 補充還原型輔酵素Q10
    • 選擇知名大廠專利原料來源
    • 搭配複方效果更佳
    • 內容標示明確、符合安全劑量
    • 經檢驗把關,安心有保障

    產品內容物與規格說明



    前往【聖德科斯保健識】
    前往【聖德科斯門市】
    前往【聖德科斯線上購物】